揭秘“水果自由”解锁甜蜜生活
来源:银川日报 2025-10-24 10:21:32
市民在新百超市CCpark店选购水果。
水果品类丰富,选择众多。
“葡萄界爱马仕”阳光玫瑰“跌落神坛”、蓝莓从冷藏柜里的“精品标配”变成街边摊的“清仓促销”“妃子笑”荔枝开启平价模式、榴莲价格突然暴跌……今年,“水果自由”话题长时间霸占热搜,水果摊前的价格变化令人唏嘘:高端水果“亲民化”,“水果刺客”割不动了,贵族水果“集体塌房了”……消费者发现,许多水果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了,终于实现“水果自由”。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来的水果价格走势又将如何?
01水果价格齐跌 阳光玫瑰10元3斤吃到嗨
近期,记者走访了银川新百超市CCpark店,看到不少进口水果价格十分“亲民”,金枕榴莲(A果)降至每斤25.9元,125g秘鲁新果蓝莓(14mm)售价10.8元,智利牛油果(两粒装)150g售价15.8元。有评论称,去年还是“水果刺客”,今年“跌入凡尘”,直接“飞入寻常百姓家”。
记者注意到,金枕榴莲价格从最贵时的每斤近40元降至现在的A果每斤25.9元,直播间里的特价榴莲低至每斤19.9元,街边摊贩售卖的榴莲价格甚至低至每斤15元。从动辄几百元一斤让人望而却步,到如今跌至20元左右一斤,消费者不再“望榴兴叹”,自今年上市以来,“榴莲价格出现腰斩”等网络热门话题频频曝出,有网友直呼“榴莲自由”真的来了。
国产水果价格同样走低。以蓝莓为例,曾经价格不菲的蓝莓,如今售价十分“接地气”。在一些超市和水果店,蓝莓以“5元/盒”的价格促销,在路边摊甚至常能看到“10元3盒”的价格标签。在银川新百超市CCpark店,阳光玫瑰(A+)每斤价格为9.98元,水果店和流动摊贩的售价低至5元一斤,甚至一度降至10元3斤。
除了热门水果,苹果、火龙果等常见水果价格同样有所下降。在银川一家水果店内,品相良好的优选A级红富士苹果售价为每斤4元,红心火龙果5元2个。店主告诉记者,今年苹果和火龙果的整体价格比去年同期便宜,“火龙果之前最低10元3个,今年水果价格实惠,顾客买得开心,我们生意也好做。”
今年,一些早年以进口为主的高端水果,价格已不再高不可攀,有的品种价格甚至出现暴跌,走起“亲民”路线,让消费者不由得喜出望外,有人调侃道,“洋水果”变“土特产”,“稀奇货”成常客。
“以前买水果,常会被‘刺客’偷袭,阳光玫瑰、蓝莓、牛油果,榴莲……让人防不胜防,随便挑一个都会让钱包‘肉疼’。想买点高端水果,随随便便就要大几百元。”市民李女士回忆起曾经的境况,如此感慨道。
“作为学生党,高端水果区根本不敢往过走。”大学生小杨说起当年的窘境,记忆犹新,“那时每个星期的生活费并不多,根本不敢想这些‘水果爱马仕’‘水果皇后’‘水果贵族’,经常吃最普通、最平民的那几款。”
02供求关系变化 “水果自由”模式开启
“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供给量大了,价格自然会有相应调整。”专家介绍了水果价格变化的逻辑,“贵族水果”降价并非偶然,“水果自由”越来越近,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因素:供给端增长、进口量增加、国产水果竞争力增强、需求端变化、贸易便利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量暴增是价格下降最直接的原因。今年5月以来,泰国、越南等榴莲主产区迎来丰收,供应量大幅增加,加上中国海关对管理良好的榴莲包装厂出口的榴莲降低了抽检比例,使泰国榴莲进口通关更加顺畅,带动价格进一步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水果产量超过3.3亿吨,近年来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以阳光玫瑰为例,2015年前后,全国的阳光玫瑰总种植面积不到15万亩。现在,全国的总种植面积超过了150万亩。短短10年,阳光玫瑰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增长了10倍以上,市场逐渐饱和。
蓝莓产业也迎来变革。《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刊登的文章显示,2020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位。2024年,全国蓝莓总产量超77万吨,比2020年增加了197%。其中,鲜果57.52万吨,加工果19.66万吨,预计2025年总产量可达到89.74万吨。
质优价廉的国产蓝莓崛起,产量迅速增加,蓝莓价格也就逐年呈下降趋势。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蓝莓的价格已处于近年来低位,国产蓝莓正在从单纯扩大栽培面积、追求高产的数量型向提高果实品质的质量型转变,“品种更多、熟期更早、品质更优,国产蓝莓与进口蓝莓形成竞争,拉低整体价格。”
据《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我国水果进口量呈快速增长,2024年进口水果总量较2015年增长77.1%,车厘子、蓝莓等进口量爆发式增长。低关税、快速检验检疫等政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等基础设施完善,降低了运输成本,使进口水果价格更亲民。
而在需求端,随着进口水果市场细分,消费出现分级,不同品级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性价比选择,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新鲜度、口感和营养价值,购买当季时令水果或本地特色水果,价格更实惠。近几年,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对高糖水果需求有所放缓;水果市场日益丰富,替代水果增多,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以榴莲为例,除大小和重量外,还要根据果型、房数、出肉率、甜度等标准综合决定品级,榴莲在收果阶段就会被专业的榴莲等级鉴定人员分为不同的等级。“榴莲其实没有‘盲盒’,品质很大程度上是由等级决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更愿意信赖品牌榴莲。”一家水果店店主告诉记者,AA级榴莲果肉占比高,单房果肉厚实,无明显空包,且质地细腻绵密,无纤维感,甜度高、口感好,价格自然比A级和B级贵,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购买。
此外,近年来电商和新零售快速发展,购买水果渠道增多,消费者可选择线上购买,货比三家。冷链、冷库等配套设施完善,海运航线畅通,保障水果高效运输。跨境物流效率大幅提高,外国水果能更便利地进入中国市场,拉低价格。新百超市CCpark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水果通过冷链专车或航空运输,从产地直达超市,2~3天即可上架。
03水果消费升级 新“食”代消费趋势走向何方?
2025年,高价水果价格大跳水,消费者纷纷展示自己的“果盘子”,产量激增、市场竞争、天气助力、政策给力,让“贵族水果”价格“雪崩”,由“买不起”变“敞开吃”,那么,这样的“自由”能持续多久,未来走势如何呢?
业内人士认为,水果的消费升级,推动水果由普通消费品逐渐增加了一些“网红元素”,备受追捧,带来更多的溢价空间。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饮食理念变迁,水果消费产生了全新的需求和多元的变化,水果行业也成为了消费升级推动高速增长的行业之一。
在某社交平台,有博主科普“网红水果”一般会经历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前期,“物以稀为贵”,因好品质和稀缺性成为“网红”,引领潮流;中期,市场跟风,种植面积疯狂扩张,产量增加,稀缺性降低,供求趋于平衡,价格降低;后期,产量剧增,甚至供过于求,价格逐渐“跌落神坛”。
农业农村部曾发文指出,“网红水果”仍存在市场逐步趋于饱和、品质不稳定、环保与食品安全、价格过高等问题。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商务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定价、包装标准,稳定市场秩序,提高消费者信任度和品质保障。同时,商家也应注重产品品质和可持续发展,以创造更加健康、高品质的消费市场。
随着水果消费升级,水果行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专家表示,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全球水果产量的持续增长和贸易的便利化,以及国内水果产业的不断升级,消费者享受到品类更丰富、价格更合理的水果是大势所趋。短期内,受天气、产区供需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个别水果品类的价格可能会出现阶段性波动。“果盘子”有望持续丰富,消费者离“水果自由”越来越近。
业内人士认为,“天价”水果并非常态,价格终究要回归市场。“未来,‘网红水果’可能将出现多元化、定制化、普及化等发展趋势。预计还会有更多优质优价的产品出现,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实惠的选择。”相关平台预测,未来5年中国水果进口量预计年增10%,价格趋于稳定。全球水果供给2030年将新增15%,价格难以大涨。
有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应加强对水果种植的引导,避免产能过剩,帮助果农提升水果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保障果农合理收益;企业要加强对水果品质把控,通过深加工等方式提高水果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稳定市场价格。
专家建议消费者可通过三种方式提高购买水果的性价比:一是挑对时机。草莓春季最便宜(2~4月),蓝莓夏季丰收(6~8月),2024年电商数据显示,节庆团购价可低30%。二是国货省钱且新鲜。国产草莓、蓝莓、车厘子、牛油果品质不输进口。三是理性消费。电商低价团购多,但小心“次品果”。买前看评价,选正规平台。
记者 徐碧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