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搜索
首页 专题 原创 纪录 直播 看电视 听广播 主持人

从“一骑红尘”到“氮气锁鲜”

来源:固原日报 2025-07-16 00:34:4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电视剧《长安的荔枝》让观众对古人跨越千里的“鲜果物流”叹为观止。而固原市彭阳县草庙乡草庙村返乡青年祁永峰正用现代科技演绎着一场当代版红梅杏锁鲜的传奇,让村里人的“金果子”走出大山,卖上了好价钱。

彭阳红梅杏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皮薄肉厚、酸甜多汁,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红宝石”。然而,这颗“宝石”曾长期面临与长安荔枝同样的困境——“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祁永峰至今记得2018年那个暴雨天,草庙村村民蹲在路边,对着满车泡烂的杏子抹眼泪的场景:“一公斤卖不到4元,还不够油钱。”那时候,村民连夜开三轮车拉到县城售卖。一时卖不掉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好果子烂在筐里。

《长安的荔枝》中,主角用“盐水保鲜”“竹筒封存”绞尽脑汁。而在今天的彭阳,祁永峰找到了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走进合作社生产车间,只见采摘的新鲜红梅杏经过预冷、分拣,被送入充氮包装机。短短几秒,氧气含量从21%降至1%,独立包装的杏子仿佛被施了魔法,保质期从原来的3天延长至15天。“我们再也不用‘快马加鞭’,不用连夜进城了。”祁永峰说。

彭阳红梅杏的产业突围,甜了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在合作社生产车间里,55岁的王翠兰正娴熟地分拣杏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过去靠天吃饭的日子已成历史,如今她每月都能领到固定工资。更让人欣喜的是,曾经只能扔掉的残次果,现在都变成了酸梅汤的原料,产业链价值显著提升。最让祁永峰欣慰的是,乡亲们的杏子不仅卖上了好价钱,自己也舍得吃了,总要给在外打工或上学的子女寄上几盒充氮包装的杏子,“娃说比车厘子还稀罕”。

从《长安的荔枝》到彭阳的红梅杏,古今两个关于鲜果保鲜的故事,却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时代印记。剧中一颗荔枝背后是劳民伤财的“奢靡”,而今天红梅杏的故事,则是一场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实践。站在挂满果实的杏树下,祁永峰笑着说:“古人为保鲜跑死马,我们用氮气‘冻龄’。乡村振兴,就得让土特产提高‘身价’。”这或许就是新时代农业最美的模样——用智慧破解千年难题,让丰收真正变成增收。

栏目推荐

宁ICP备 0500119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8000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1007号

Copyright © 2006 - 2025 www.nxtv.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夏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60158号